建立三项机制。(1)建立联系服务机制。成立非公经济维权中心,建立县级领导定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全县9个异地武胜商会、113户民营企业纳入县级领导联系名单。(2)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出台《武胜县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武胜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等系列举措,发挥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建立调查研究机制。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20余次,组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围绕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等内容撰写提案、议案、调研报告等80篇。
强化三个注重。(1)注重政治引领。加强民营经济党建工作,6个异地武胜商会建立党支部。开展“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等主题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2)注重能力提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专题培训班3期(次),累计选派民营企业家50余人次参加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的专题培训讲座。(3)注重典型培树。支持8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广安市民营企业50强”、4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广安市科技创新10强”、1家企业被评为“2020四川民营企业100强”。
搭建三个平台。(1)搭建会县合作平台。举办“四川知名民营企业家武胜行”3次、深化“会县合作”2次、签订《关于共建非公经济合作武胜基地的协议》等合作协议12个。(2)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深入开展“我为广安引一企”活动,举办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30余次,招引项目25个,签约资金28.86亿元。(3)搭建乡村振兴平台。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按照“商会+村集体+专业大户+农户种养”合作社模式,建成蚕桑产业1万余亩、晚熟柑橘4.1万亩、柠檬7000余亩、花椒1800余亩、苗木1100余亩、稻虾养殖1300余亩,解决就业6000余人,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武胜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