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广安市坚持“4321工作法”,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作为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围绕广泛团结、热情服务、积极引导、发挥作用方针,构建“1234体系”,即创建1项机制,夯实2个基础,激发3大功能,选树4项公益,充分释放党外知识分子优势潜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创建一项机制,筑牢“释能”压舱石。突出重点领域,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成立国有企业、教育系统、医卫系统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小组,出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责任分工方案,明确29个部门责任,提出5项支持作用发挥的具体举措,群策群力开展代表人士摸底调查2次,会商解决问题25个。召开全市贯彻中央9号、省委1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座谈会,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实现“统筹组织起来”。
二、夯实两个基础,搭靓“释能”大舞台。以知联会组织建设和广安(武胜)基地为抓手,搭建作用发挥平台。一是提升知联会组织力。坚持既“掌好舵”,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也“摇好桨”,深度参与但不包办。出台知联会5年规划,提出“511”建会思路,设立组织教育等3个专委会和“同心科教”等3个服务团,出台8项内控制度,推动知联会“活起来”“火起来”。按照“地方+重点行业(单位)”布局,构建“6个区县+3个行业特色队伍”组织体系,全市共有11个知联会组织,涵盖市县、国企、高校等领域。二是擦亮“会地共建”品牌。上下共谋联动化,依托“党外知识分子武胜帮扶基地”,积极对接省知联会,协调全省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相聚武胜嘉陵江畔尽情绽放拳拳报国之心和浓厚家国情怀,共话賨州发展谋略。协同共建项目化,围绕共建沿口镇五一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共推教育、医疗、文化事业发展等“一批民生项目”,协调争取项目创建、政策支持、规划设计等“一系列关注支持”目标任务,精准匹配供需,实施乡村教师培训等8大帮扶项目,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优势转换惠民化,协助省知联会开展“知行巴蜀·同心筑梦”武胜行专项活动3次,在武胜县人民医院设立“党外医疗博士工作站”,建立“导师制”,开展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11次,对口支援神内科等7个重点学科建设,助力“三甲”医院创建;完成五一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规划设计方案。服务发展常态化,组建农业振兴等4个专家组,开展专家讲座、晚熟柑橘、蚕桑等技术支持、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44次;设立“奖教基金”,每年捐款30万元专项开展“最美乡村教师”评选表扬,今年9月,召开武胜县首届“最美乡村教师”表扬大会,20名来自乡村一线的优秀教师获得表扬,每人获得5000元奖励。
三、激发三大职能,优化“释能”展示区。支持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举荐担任市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8名,市县特邀监察员等“四员”40名。一是搭建知情明政平台,把准履职方向盘。完善联谊交友、重要情况通报、参加重要会议等制度,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固化“双月”学习,集中研学中省市重大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6期,增进国情省情市情了解。举办“知友论坛”“好书分享”5期,围绕“双圈”建设等热点,专题分享、碰撞交流、明辨真理。二是搭好建言献策平台,提升建言含金量。开展“研究一个课题”“我为广安产业发展献良策”活动,支持站位中心大局,立足专业特长,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统战部领导与知联会重要会议(活动)谈心谈话会机制,开展“两会”前履职培训,提高“政党协商”建言质量、“提案议案”撰写水平。累计40余篇调研报告、200余件提案议案、350余条意见建议被采纳,《关于完善因病返贫帮扶的建议》等得到中央、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三是激励与约束并重,促进履职显担当。定期开展无党派人士认定和“三走访、三报告”工作,将参政议政成果计入工作成绩,纳入对本人的考评考核。及时向单位和本人反馈所提意见建议采纳办理情况。连续2年召开县处级党外干部集中述职述廉会议,参政议政作为述职“必考题”,激励争当议政建言行动者。
四、选树四项公益,扩大“释能”影响力。着力教育、健康、法律、网络等重点领域,聚焦群众所需、知联所长,策划联心助教、知联健康、法律援助、同心服务“四大行动”。开展“启航新征程·知联健康行”“大手拉小手,知联陪你走”等义诊、送教下乡活动16次;策划“法律援助黑水行”“网聚知力量”等公益活动25次;积极主动应对广安邻水5·9疫情,制作短视频10余个,应对网络暴力5次,讲好“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