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办的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合作社+”模式——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支持初山农谷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从近900篇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减贫解决方案。这则案例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谱写开篇的是唐雯雯、王小平、熊海林3名返乡创业的青年。其中,唐雯雯是民建广安区支部委员,11月6日唐雯雯还参加了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的第二届科技赋能乡村发展国际论坛,并参加讨论发言。
广安区过去主要靠传统农业支撑着当地农民的生计。土生土长的“85后”女青年唐雯雯怀揣为家乡带来繁荣的梦想,研究生毕业两年后,决定回乡创业。2017年,她与志同道合的王小平、熊海林,共同创建了“初山农谷”种养专业合作社,旨在将家乡的传统农业推向现代化。合作社以发展李子为主导产业,同时种植多品种水果、蔬菜,养殖跑山鸡和水产等。然而,要打破传统耕作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前期就需要投资先进设备。“那些机器,至少要一两百万,对于我们创业的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唐雯雯感到力不从心。
唐雯雯在超市指导员工核对订单。
此外,合作社内部没有形成正式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社员对个人利益无法得知,种养环节农业产业效益周期长,利益分配中小农户获益较少,都制约了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唐雯雯与合作伙伴王小平(中)在彭家乡基地培训李子管护技术。
农发基金助力年轻力量,“初山农谷”成就山村致富梦。2020年,唐雯雯了解到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农发基金)正在四川征集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项目,便尝试着向四川省项目办投递了初山农谷的商业计划书。经过筛选,该项目获得了农发基金的150万元资金支持,按照4Ps(政府+私营部门+农户联合投资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roducer Partnerships)模式用于联合投资,转化为农民在合作社中的股份,用于推进合作社的发展和建立价值链。
破除资金困境,借助项目资金建设200亩李子标准化种植基地,又有了现代农业设备的加持,“初山农谷”的生产效率得到了飞跃提升。
农发基金亚太局局长蕾哈娜局长(右二)与合作社社员交谈
为了确保技术与实践同步前进,农发基金还积极推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深度培训,帮助合作社明确建设内容和受益人目标。参与培训的农民刘儒军深有感触地说:“我觉得比我读书、学习的时候还要认真些。”
更加让唐雯雯感到欣喜的是,这样的变革远不止于生产环节。农发基金以扶持“初山农谷”合作社为抓手,支持合作社采取“小农户+合作社+农超对接”运营模式,打通了产品的销路。合作社通过“115城配团购超市”,让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依托电商及快递平台,开拓了网络销售和代理配送的多元通道,进一步延长了农业价值链。更为重要的是,“初山农谷”把生态养殖与旅游结合,形成了“生产+体验+采摘”的全新农业模式。唐雯雯更是充分发挥计算机专长,构建了农场管理的ERP平台,设立超市销售分拣系统,使“初山农谷”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供销价值链。
唐雯雯等人创办的超市。
科技给村民送来了实打实的收入。钱袋子鼓了,村民胡可静笑着眯起双眼:“以前除了务农家里没有任何收入,现在还可以凭借学到的技术在合作社务工,一年能赚3万多块。”
超市和生态农场的成立,也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仅仅数年,合作社从初建时的20余户壮大到如今的55户,成功实现社员平均分红2137元,贫困社员的平均分红达到了2653元。
今年5月,农发基金亚太局局长蕾哈娜考察“初山农谷”时表示,看到这样一群年轻人正在利用自己所学,积极探索家乡的现代农业,让她感受到了强烈的发展意愿和坚定的发展信心。
唐雯雯(右一)与合作伙伴王小平(中)在彭家乡基地现场办公抗旱保苗。
从2017年3位返乡大学生在此创业,到后续15位热血青年加入,这片山谷已汇聚了一股不可阻挡的青春力量。得益于农发基金的资金注入与指导,这群有理想、有担当、有知识的年轻人得以展翅飞翔,携手乡亲们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据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7家机构联合发起。2022年11月启动,案例涉及泰国、蒙古国、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布隆迪、塞拉利昂、汤加、萨摩亚、巴西、秘鲁等32个国家和地区。此次案例征集活动经7家机构共同评审,评选出了104个最佳案例,聚焦于“看得懂、学得会、易推广”,重点关注案例的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实用场景,为世界各国关注减贫的机构和人士提供减贫模式和实施方案。
(广安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