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风险预警。汛期期间,广安市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五项制度,联合气象、水务、自规、应急等部门(单位)动态研判水情、雨情和气象信息,统筹用好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发布预警信息和预防灾害知识,做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人、第一时间得到响应、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同时,指导各场所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堵漏洞、补短板、强基础,切实提高场所防汛处置能力。
二是管控消除隐患。充分发挥“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作用,整合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力量,聚焦位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江沿河、临沟临崖等重点区域的宗教活动场所,常态化开展“拉网式”“地毯式”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对存在结构倒塌风险、危及公共安全的场所,采取停止使用、打围封闭、人员撤离等管控措施;对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通过加固除险、限制用途等方式处理,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切实维护场所安全。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市民宗局及时制发《风险提示函》,指导各县(市、区)民宗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促县级民宗部门下沉场所一线,开展安全检查。联合消防、文旅等部门,聚焦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开展防汛减灾隐患“四不两直”检查,重点检查度汛预案、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应急抢险、隐患整治等工作落实情况。加强宣传提醒、教育引导,督促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认真抓好防汛期间各项工作,落实场所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