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多党合作
  • 民族宗教
  • 非公经济
  • 党外知识分子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 港澳台侨
  • 自身建设
  • 同心·廉安
2025年07月15日 08:14:13 星期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多党合作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党外知识分子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港澳台侨
自身建设
同心·廉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写好“四个融合”大文章

来源:阅读:0发布时间:2023-12-08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命题,在理论上作出了新概括、制度上进行了新设计、实践上作出了新探索,为我们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着力写好“要素、产业、设施和治理”四个融合文章,是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它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城乡融合的重中之重。只有实现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才能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人、地、钱”实现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三个关键节点。用足用好改革,是破除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机制体制障碍的关键一招。我们要以改革的思维,下足改革的决心,坚定改革的信心,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资金到农村,让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就不能实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就不能构建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就不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着眼解决联动不足问题促进产业融合,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现一体化,从而才能消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城乡融合既需要基础设施的融合,也需要公共服务的融合。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公共服务一体化也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城乡差距既有基础设施上的“硬差距”,也有公共服务上的“软落差”。我们要着眼解决供给不均问题促进设施融合,全力缩小交通、能源、通信等各个方面基础设施“硬差距”,加快填补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软落差”,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实现高水平的城乡融合,需要高效能的基层治理。增进人民福祉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层治理的重点,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是基层治理的抓手,我们要以这些入手,着眼解决管理不优问题促进治理融合,强化党建引领、文明善治和法治保障,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水平融合。

系统思维,是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基本思维方式。只有系统思维,才能抓住整体,抓住要害,才能不失原则地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处置事务。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写好“要素、产业、设施和治理”四个融合文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系统思维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准确把握“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这个重大判断,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作者王久龙,系中共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


  • 上一篇:

    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势助推共同富裕
  • 下一篇:

    把握特殊重要地位 肩负重要职责使命 在党政机关中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友情链接

中央机关网站

国家民委门户网站

中国光彩事业网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国人大网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央网信办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省级机关网站

四川省工商联

农工党四川省委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

民进四川省委

民建四川省委

民革四川省委

民盟四川省委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网站

四川省人民政府

各地统战系统网站

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

中共巴中市委统战部

中共绵阳市委统战部

中共南充市委统战部

民盟广安市委

民建广安市委

其他网站

安辑廉线

广安市委党校

广安在线

广安市人民政府

四川日报网

人民网

广安市工商联

广安文明网

Copyright@2014-2020 by www.gaty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3587号-2

主办单位:中共广安市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 瑞秀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