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多党合作
  • 民族宗教
  • 非公经济
  • 党外知识分子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 港澳台侨
  • 自身建设
  • 同心·廉安
2025年07月26日 11:44:44 星期六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多党合作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党外知识分子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港澳台侨
自身建设
同心·廉安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各地统战工作

>

广安区

春蚕吐出致富“丝”,蚕农纷纷笑开颜

来源:阅读:0发布时间:2023-06-13

养蚕作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片桑田,一间蚕房,一张蚕种,一筐蚕茧,编织出了广安人民致富增收的“新丝路”。

“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又到了蚕茧采摘和销售的时节。近日,在广安区大龙镇苏溪场镇蚕茧收购点,蚕农们陆陆续续将蚕茧送来现场销售,白花花的茧子变成了一张张票子,笑容洋溢在蚕农的脸上,一扫连日来的辛苦。


搬运蚕茧、检测质量、称重装车、开票付款,收购现场繁忙而有序。“今年行情不错,蚕茧质量好,价格也比去年高出3块多。”大龙镇乡贤杜宜华表示,“我争取再多养几张蚕,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67岁的杜宜华与妻子胡光碧养蚕已有40年时间,是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户。他们流转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土地26亩,加上自己家的4亩土地,成片栽植蚕桑30亩。“每年养蚕5季,每季养蚕8张,年销售蚕茧在10万元左右。”杜宜华坦言。不仅如此,在杜宜华的影响和带动下,周边20余户村民也发展起了蚕桑产业,每年蚕茧产量达到6000余公斤,实现收入35万余元,让更多群众踏上了增收致富路。


据介绍,大龙镇利用山清村和苏溪村村民种桑养蚕的传统习惯,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推进桑园改造、小蚕共育室和养蚕大棚建设等工作,并引导蚕农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使桑蚕产业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达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广安区委统战部)

  • 上一篇:

    广安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商会召开筹备组工作会
  • 下一篇:

    广安区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为高质量发展筑巢引凤
友情链接

中央机关网站

国家民委门户网站

中国光彩事业网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国人大网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央网信办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省级机关网站

四川省工商联

农工党四川省委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

民进四川省委

民建四川省委

民革四川省委

民盟四川省委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网站

四川省人民政府

各地统战系统网站

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

中共巴中市委统战部

中共绵阳市委统战部

中共南充市委统战部

民盟广安市委

民建广安市委

其他网站

安辑廉线

广安市委党校

广安在线

广安市人民政府

四川日报网

人民网

广安市工商联

广安文明网

Copyright@2014-2020 by www.gaty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3587号-2

主办单位:中共广安市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 瑞秀科技